新銳編劇的感人臺灣地區家庭影片《一家之主》:人生不想只是為你而活|影評人

 

【更讓人驚喜的首作】

除此之外,《一家之主》片中有很多配角在做著發財夢,他們入場投資,盼能迅速累積財富。但就算做足功課或者有可靠的外線消息,也不代表投資就無風險。想想,人生不就像是一場小型投資?即便有清楚的總體規劃(對自己或小孩),結果也可能將跟我們市場預期的相同。畢竟,沒有人能確認投資一定會穩賺不賠,而我們只能替自己的選擇(決定)負責管理。

「人忘了自己,所以潛力都會發揮出來。」

「如果你現在做了別的事,不見得比現在更快樂。」

【現代人的無意識比自己表現出來的行為更正直】

【當愛變為你我靈魂的重擔】

「當有一天妳的需求回到自己身上,丈夫就只是牆上的一幅畫。」

《一家之主》有一場戲處理得很有趣,蘭心一大早醒過來,發現兒子忘了帶便當,她連忙提著便當盒追上兒子,接到便當的兒子送她一朵玫瑰花衷心非常感謝,但蘭心還是緊緊跟在兒子背後,以免兒子須要他們的幫助,因而兒子又送了更多的玫瑰花給蘭心。接著鏡頭一轉,變為蘭心被他們的父親追著跑,而她也回饋給父親玫瑰花以示非常感謝。那場戲的趣味性在於:(一)父親的生活都是跟著兒女在行動(父母成了蘭心「主要」的生活重心)。(二)兒女非常感謝父親的付出,但同時對於父親的過分付出深感壓力。影片裡,蘭心被玫瑰花給打傷,說明父母的關懷有時候也會傷人。(三)蘭心愛著父親但也對父親有一份愧疚感,而她面對兒子時,也把同樣的愛與壓力「傳承」到了兒子的頭上。

【投資理財,有賺有賠】

【只為你而活的人生】

《一家之主》劇中有一篇建商偷工減料導致新房子坍塌與嚴重死傷的新聞報道。大偉看見新聞報道時,責怪新聞媒體為什麼要把問題怪罪在建築家頭上,而並非去責怪偷工減料的建商?《一家之主》電影劇本的趣味性,在於劇中有許多的心情,都並非直球較量,而是變化球進壘。大偉對於新聞報道的反應,預示著他對於教養家庭成員的立場。當兒子和女兒在工作上出現問題時,大偉會責怪家庭成員不夠認真,浪費了他的艱辛栽培;當兒女在工作上贏得成就時,大偉又會沾沾自喜地說是他們的基礎教育成功。假如把兒女的人生視作一幢大廈,兒女是建築商,大偉(父母親)就像是建築家,出問題時,都跟建築家無關,但有壞事發生,功績都歸於建築家。

《一家之主》通篇帶有一份「奇幻」感,有種「這部片有大半的時間都只是在蘭心的腦袋裡搬演各種情節」的想法(我很討厭這種的處理方式),現實生活的困局,觸發人的想象,喚醒人內心深處的恐懼,比如:蘭心的父親在國際機場走失一幕,反映出蘭心對於父親的依賴感,懼怕在現實人生會喪失父親。或者,蘭心購房或是請小學生幫忙投資卻被倒債一事,反映的是蘭心的經濟發展恐懼,和對年輕的不安,就像蘭心想要購房好讓一父母同住,這種她就能就近照料父母,但換個角度看購房這件事,蘭心想要跟兒女一同住,不也是害怕卸任的他們與妻子,沒有人能照料嗎?

王希捷編劇的《一家之主》選在父親節公映所以並非不幸,這又是一部爸爸的雙重宇宙影片,只是片中的母親蘭心難以穿行相同宇宙,而是遊走在現實生活、想象與回憶之中,並且一個人當多個人用,展現出母親的強大「超能力」。傳統家庭裡,父親多被視作一家之主,扛起經濟發展的重任,但實際上,事事以夫為貴的妻子,才是家庭的支柱,她擔起一家子的市場需求:照料丈夫的日常起居、傾聽女兒的心事並適時給與建議、滿足兒子提出的請求、陪伴失智的母親等。影片大半時間就看蘭心在家世間來回奔走,從中午 5:59 分準時下班,比鬧鐘還快五分鐘醒過來,說明蘭心心情的緊繃(上緊發條),準備好應付接下來這兩天父母可能會丟出來的種種問題。蘭心要忙到早上丈夫熟睡,才敢偷偷地溜出臥房,看一出羅拔吉爾執導的情景喜劇來放鬆他們。蘭心全心全意為父母而活,有時才會想起年輕時的遊學夢,想起他們一路走來,或許甚少關注到的自身市場需求。

鮑起靜則表示他們跟《一家之主》中完全不一樣,私底下並不擅於做家事。(圖/高雄雙喜影片提供更多)

《一家之主》是王希捷編劇的第一部故事情節長片,在虛實情境間迅速轉換跳躍的電影劇本與剪輯,能看到編劇的企圖心與野心。至於該片的女演員,尤其討厭鮑起靜的表演,不濫情,不誇大,但很地有環境溫度,當她講出「我是葉蘭心」的這時候,我有瞬間鼻酸,覺得她的演出帶有一份肯定自我的感人力量。

就像《媽的多重宇宙》的秀蓮在看見其它宇宙的他們後,忍不住自問:「怎麼我把自己的人生過得這樣狼狽?」,蘭心也是如此,當現代人問她美好嗎、當妻子給與的「環遊世界」承諾無限期的推延、當她看著兒子搖擺在追求自我理想與滿足別人的期盼之間、當她的父親在艱辛一輩子後,害怕會給兒女導致麻煩,自願入住養老院的決定,蘭心不由得要想:我只能這種過一輩子嗎?

影片《一家之主》片花

影片裡,蘭心的父親在國際機場走失,蘭著急著請國際機場服務檯廣播電臺找人,服務生問蘭心叫甚麼名字?她屁股打結,一時間忘了他們的名字。或是,蘭心太過專心於飾演:葉同學、父親、兒子、丈夫等身分,老早把他們的名字(自我)給遺忘了?我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我?蘭心在經歷過一段混亂的時光後(自我審視),才漸漸回憶起年輕時的夢(記起他們的名字),漸漸地找回一點點的自我。

《一家之主》之於我並不完美,劇中很多對白死板到有點兒吞不下,比如:「我為什麼要依照我的先天功能來決定我的後天價值」或者「現在妳是自己的那盞燈,如果妳倒下去,要自己站起來」究竟有誰平時會太發言?除此之外,電影的敘事節拍偏慢、故事情節不夠通俗煽情,觀眾們須要一點耐性就可以理解影片究竟想表達甚麼。但是,即便《一家之主》有時會讓我齣戲,但我又被劇中一些時刻給深深地打動,並且覺得那個電影劇本頗有趣,它不只關注女性的困局,也看到男性的恐懼(「鴿子只要參加過比賽就等著報廢」點出大偉並不適應卸任後的人生)、點出相同世代的現代人,面對「未來/未知」的相近心境,但截然相同的心靈經歷(時代環境的變遷與思維的發生改變),又會將現代人鼓勵到相同的人生馬路上。

【文/香功幫主】蘭心(鮑起靜飾)的丈夫大偉(寇世勳飾)卸任在家耍廢,一會兒想養亞軍鴿,一會兒想投資 VR 事業,證明他們仍有價值;女兒家寧(柯佳嬿飾)辭掉工作,想要朝他們的興趣經濟發展,打算搬到雙親家小住一兩年好節約開支;在國外移居的兒子家宇有意辭掉教職,跟妻子搬到屏東當農夫,重新開始;蘭心 85 歲的高齡父親住在養老院、記憶退化,身心健康也亮起紅燈;愛好油畫的蘭心在安親班出任同學少於二十年時間,已屆卸任年齡的她,想要買棟新房子,好讓父親、丈夫、兒女們能夠同住,這種她就能照料好每一個人。但是,買新房子須要一筆錢,蘭心向以前的小學生冠廷求教投資理財的方式,想要賺一筆購房的頭期款......

Tag   媽的多重宇宙 一家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