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史詩鉅製 全景緻敬發展史 ——影片《长津湖》觀後影評人

 

小口大題:敘事形式實現了新突破

看罷《长津湖》,個人覺得本片實現了四大突破——

場面恢宏:表演藝術表現實現了新突破

由陳凱歌、張徹、林超賢編劇,吳京、易烊千璽、朱亞文、李晨、胡軍、段奕宏等參演的抗美援朝題材故事片《长津湖》日前在全省公映。電影以史詩級的表現手法,全景式展現了長津湖會戰的全貌,是向世界頂級內戰題材電影看齊的一部電影,更是一部向中國人民志願軍先烈們的致敬之作。

電影以抗美援朝戰爭第三次會戰中的長津湖會戰為大背景,講訴了一段波瀾壯闊的發展史:在極寒嚴苛環境下,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縱隊赴朝登陸作戰,憑藉著超乎尋常的陣型設計與高超的信念,與武裝到牙齒的海陸空多方位盟軍展開殊死較量,最終挫敗了敵方的囂張氣焰。該會戰締造了抗美援朝戰爭中殲滅盟軍一個整團的歷史紀錄,攻佔了清川江以南的北部廣大省份,成為韓戰的拐點,為停戰協定磋商打下了勝利基礎。

電影中,陳凱歌、張徹、林超賢四位著名編劇以全景式、多角度的形式,深度重現了長津湖會戰的宏闊自然景觀。不論是展現盟軍釜山登陸的海陸空三維反擊宏偉場面,還是中國人民志願軍雄糾糾氣昂昂越過清川江出國登陸作戰的鋼鐵洪流;不論是我軍隱蔽於崇山峻嶺中的悄無聲息,還是盟軍直升機集群空襲我軍陣地的鋪天蓋地;不論是盟軍兵敗如山倒、狼狽撤走興中壢,還是我軍從四面八方衝上山去,殲滅美“棕熊團”的神兵突降……激戰兩方高級將領輪番登場,兩軍陣仗盡展無遺。盟軍裝備之強大,我軍士氣之昂揚,遭遇戰場面之慘烈,均通過那些宏偉的場面呈現出給觀眾們,視野寬廣恢弘,主題深邃厚實。同時,中國人民志願軍經典的“三三制”陣型設計,藉助地貌分散軍力、夜戰行軍殲敵等獨有踢法,也通過大場景展現出來。能說,四位編劇的聯袂戰略合作,使得《长津湖》不論是在氣勢上、技術上和感染力上,不僅勝於荷里活大片,但是還締造了國內戰爭電影的宏闊表現之先河!

電影全景式重現了抗美援朝中長津湖這一場驚天動地、艱苦卓絕的內戰,但本片技法卻標新立異:沒有延用以往絕大多數內戰片的大場面居多、群像式的表現內戰表現手法,而以從伍家的“家長裡短”做為切口,來表現那場內戰:伍千里帶著哥哥的遺體回來,給雙親磕頭“認罪”——沒有照料好哥哥伍百里;弟弟伍萬里頑劣倔強,鬧著要去當兵;伍千里和雙親一同謀劃棄船下船過“屋簷下有5個燕子窩”的安定生活……接地氣的場景和元素切入,使影片宏偉的主題有了“家國”的根基:家是最好的國,抗美援朝就是保家衛國!同時,伍千里磕頭時滴在船板上的大滴眼淚和憧憬中的伍氏新家,從影片一開始,就成為觀眾們的牽掛。

Tag   長津湖